这一波,A股真的强得陌生,几次晃晃悠悠,最后都站稳了3500。
不过,由于之前三年实在过得太惨,不少人心里越来越没底,恐高啊。
万一这就到头了怎么办?
你看大家对牛市,都不敢做大梦了,疯牛才3800点。要知道原来肯定6000点起步,高了就上万点。
这届股民、基民都没想象力啊。
回过头来,站上3500点了,该怎么办呢?
这就像你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,绿灯亮了,有人立马冲过去,有人还在犹豫,有人干脆倒退。
在讲操作之前要搞清楚,当前这个时点,我们面临什么?
先说说现在的大环境。
现在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又回到“事件驱动”了。
什么意思呢?
就是各种消息、政策、突发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变大了,而基本面的影响反而被短期化了。
你想想,特朗普那边时不时来个关税威胁,国内出个反内卷会议或文件,黄皮衣来国内讲个话,还夹杂着各种瓜和小作文。
这种环境下,投资就变得像开车一样,不能只看导航规划的路线,还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。
特别是海外的情况,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又举起来了,这次说要对墨西哥、欧盟征收30%的关税,对日韩征收25%-40%的关税。虽然市场已经有了TACO预期,但这种不确定性就像头上悬着一把剑,随时可能掉下来。
回到我们最关心的A股,现在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。
首先是“反内卷”政策开始发力。
昨天华创有个报告挺有意思,选择上市公司中“行业内亏损企业亏损额/(亏损企业亏损额+盈利企业盈利额)”作为压力指数,定量的衡量供给侧改革的压力。
可以看到,整体的压力指数还没到2015年水平,但是也在高位。
所以就像之前和大家聊过的《反内卷,别想岔了》,这次的反内卷和之前的供给侧改革不一样。不会快速、行政性的去产能。
再横向看,煤炭、光伏等行业确实压力较大,也先反内卷了。
从投资角度看,对一些受困于价格战的行业是个好消息。
黑色系商品价格已经开始底部反弹,这说明政策效果开始显现。对于那些龙头企业来说,这更是个利好——它们本来就有规模优势,现在政策还帮它们稳定了价格,盈利能力自然就上来了。
其次是结构性机会在增加。
现在的A股就像一个大商场,虽然整体客流量还不错,但不同店铺的生意差别很大。汽车、煤炭、半导体这些板块,成交量有序放大,说明资金在有选择地进入。
这种结构性行情,对于会选股的投资者来说,反而是机会。
面对这种复杂的环境,投资策略确实需要调整。
我觉得有两个关键点。
第一,要学会右侧交易。
现在市场情绪化特征明显,往往会出现过度反应,盘中时不时会出现急跌。
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,不能被短期波动吓跑,让手里的盈利跑一阵,等真正趋势转变了再跑。
不然,在牛市里很容易卖飞,然后忍不住追涨,成本自然抬高。
第二,要多关注一些指标。
比如,昨天的朋友问我医药、中概要不要跑,我的建议就是微观上多看看这些行业主题的估值有没有过热,宏观是关注股债性价比这样的指标,整体有没有过热。
这些客观的指标,冷冰冰,不会带情绪,更能看清方向。
接下来还有几个时点需要重点关注。
一是7月份的重要会议。这通常是政策风向标,会对下半年的投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。如果政策力度超预期,市场可能会有一波行情;如果政策比较温和,那就要做好震荡的准备。
二是业绩披露期。现在A股站稳3500点,但能不能继续向上,最终还是要看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。那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盈利增长的公司,才是真正的好标的。
三是海外政策的变化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有TACO预期,但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。如果真的大幅加征关税,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会很大,A股也难以独善其身。
站稳3500点只是一个开始,后面的路怎么走,还要看各种因素的博弈结果。政策会不会超预期,企业盈利能不能跟上,海外会不会有新的幺蛾子,这些都会影响市场的方向。
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——现在的A股比去年那会儿肯定要好很多。至少政策面在改善,流动性也没那么紧张,结构性机会也在增加。
对于咱们来说,这个时候不用过分纠结,赚钱了总是好的。
在线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