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悟空再次因为“顽劣反动”的行为被二郎神捉拿,直接押送到天庭待审。天庭的主审官,玉帝根本没有等待审判程序的时间,直接判定孙悟空死刑,并立即执行。然而,孙悟空面对天庭的各种酷刑,无论是刀砍、枪刺,还是火烧雷劈,都不受任何伤害。这让监斩官大力鬼王急忙跑去找玉帝汇报:“陛下,我们用尽了所有的酷刑,但毫无效果,孙悟空依然毫发无损。请指示接下来该如何处置?”
此时,不禁让人怀疑,玉帝是否真没想到这种情况呢?其实,他之所以敢如此直接处置孙悟空,早已预见到这一切——“知道你有本事游泳,所以才敢把你推入水中让你试试。”但为了掩饰这一点,他只得假装无奈,一边叨念着,“该怎么办呢?”话音落下,眼神偷偷望向太上老君:“老君,您看,这猴子闯下了这么大的祸,甚至连蟠桃会都搅了个乱,偷了您的金丹,简直罪该万死。可是我怎么也杀不死他啊,老君,您这债主不发声,咱也该您来给个意见吧!”
展开剩余81%这个情节,和一个父母处置熊孩子闯祸的故事相似:孩子在外面惹了祸,把邻居都连累了,父母抓住孩子后,非要狠狠教训一顿,但孩子却无动于衷,怎么打都没有效果。父母只能无奈地自言自语:“气死我了,真不知该怎么办!”
如果孙悟空偷的是普通宝物,太上老君或许会出于人情世故对孙悟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毕竟“孩子犯错了,打打就算了”。但孙悟空盗走的却是金丹,这个金丹对于太上老君的意义非凡——它不仅是道教的至宝,更关乎太上老君的道法修为。此时,太上老君不可能轻易放过孙悟空,毕竟这可是关乎教派面子的大事。
太上老君非常愤怒地表示:“这猴子吃了那么多仙丹、蟠桃、御酒等珍贵补品,尤其是我的五壶丹,这种天材地宝的力量让它变得几乎不死不灭,普通手段自然无法伤害它。但这没关系,我有炼钢炉!不对,是八卦炉,我要把它丢进八卦炉里炼化。”
玉帝无奈,同样不希望因此与道教闹得太僵,也考虑到孙悟空的罪行确实严重,最后只好将其交给太上老君来处置。于是,二郎神作为执行者,完成了任务,领取了奖励后,便回到了梅山。
太上老君把孙悟空带到兜率宫,直接将他投入八卦炉里。他命令炉中的道人和童子加紧火力,炼制一炉“好丹”。然而,孙悟空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猴子,他在菩提祖师那里学过不少智慧。在炉火旁,他发现八卦炉的风口所在,于是便巧妙地钻入了“巽宫”位置——“巽”代表风,火根本无法伤到他,反而成了帮助孙悟空开启“火眼金睛”的契机。
这个情节的设定,实际上有些冶金学的背景:高炉和转炉都有风口,用来鼓风和排气。通过这个风口,孙悟空获得了强大的火眼金睛。这个设定对于理解后续剧情有很大帮助。
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炼化,太上老君终于认为时机到了,便准备开炉。然而,孙悟空在炉子里享受了干蒸式的洗礼,依旧毫发无损,而且趁着出来的机会,猛地一脚把八卦炉踹翻,炼制丹药的工人们也被他一一打倒。太上老君急忙赶来,但孙悟空已经成功逃脱。
逃出兜率宫后,孙悟空愤怒地将所有怒火发泄在玉皇大帝身上,抡起金箍棒对天宫进行一番“摧枯拉朽”的破坏。此时,原著的作者暂停了情节,转而以几首诗歌的形式,揭示了孙悟空的心境和命运。诗句中提到:“混元体正合先天,万劫千番只自然。渺渺无为浑太乙,如如不动号初玄。”这些诗歌并非空洞的修辞,而是埋下了孙悟空日后修行的伏笔。
此时,天宫局势已经混乱不堪。大家都知道,天兵天将根本不是孙悟空的对手,正当天庭的大部队来临时,王灵官等人却与孙悟空打得不分上下。接着,玉帝只得将如来佛祖请来解决问题。
如来佛祖得知情况后,迅速动身,赶到天宫,直接命令雷将撤去阵法。孙悟空与如来佛的对话充满了冲突:孙悟空认为自己实力通天,理应成为天界之主;而如来则冷静回应,提醒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。最后,孙悟空与如来打赌,结果如来轻松胜利,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。
这时,玉帝反倒开始担心孙悟空是否被彻底消灭,而如来佛祖则带着孙悟空在五指山禁闭,期间委托土地神看守,并严格安排其饮食和修行。
最终,孙悟空的“熊孩子”行为被如来佛祖暂时制止,但却也为未来的取经之路铺平了道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在线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