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,空调呼呼地吹,我心里却像揣了个小火炉,滋滋冒烟。
眼看儿子马上要升初一了,我这个当妈的,比当年自己高考还慌。邻居家孩子小宇刚上初二,小宇妈妈,见面三句话不离“作业写到半夜”、“数学跟不上了”、“孩子天天喊累”,这些话听得我后背发凉。
儿子小学成绩处于中上游水平,不算拔尖,但也没让我太操心。可初中?完全是个陌生世界啊!
那段时间,我手机浏览器记录里全是“小升初暑假该做什么”、“初一新生注意事项”、“初中怎么学才能不掉队”...
刷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,越看越心慌,越看越没底。报个衔接班?周围孩子好像都报了,可小宇妈一句话点醒我:“我家小宇也上了,开学头一个月还行,后面该乱的照样乱,白花钱!” 这可怎么办呢?
展开剩余84%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,直到开学后第一次月考成绩单发下来——儿子数学只考了35分!
那鲜红的数字像根针,狠狠扎在我心上。他垂头丧气地回家,书包一扔,声音带着哭腔:“妈,老师讲得太快了,我跟不上,那些题... 我好像都没见过。”
本想批评孩子的心思,最终还是忍住了。看着他通红的眼眶,我意识到,问题远不止“没提前学”那么简单。
小学那套“跟着老师走,做完作业就完事”的方法,在初中完全失灵了!初中知识量是小学的几倍,老师讲课像开了倍速,科目还越来越多。
儿子像只没头苍蝇,根本不知道劲儿该往哪里使,时间怎么分配。那次惨烈的35分,是混乱和无序结出的苦果。
痛定思痛,我不能再瞎指挥了。我开始疯狂研究初中学习的门道,请教老师、和有经验的家长聊天。这才恍然大悟:初中三年,原来各有各的“命门”!不是靠一股蛮力往前冲就行的。
初一,是“站稳脚跟”的关键期!
初一的 核心任务就俩: 快速适应这快节奏,把小学带过来的“小尾巴”——尤其是数学计算慢、爱出错,英语单词量严重不足——彻底斩断!
这两项是地基,地基不稳,后面盖多高都得塌。儿子那次数学惨败,计算慢和看题不仔细占了很大原因。
我们痛下决心,那个学期狠抓基础:每天雷打不动练计算速度和准确率,像“啄木鸟”一样揪错题;英语单词用碎片时间滚动背。
熬过了最初的痛苦期,他写作业明显利索了,错误率下降,脸上也有了点自信的光。地基稳了,才能盖楼啊!
初二,是“攻坚克难”的陡坡!
物理化学来了,数学的几何和函数像座大山,知识又深又难。这时候拼的是时间规划和效率!
儿子同桌就是个例子,成绩本来挺好,初二加了物理后,时间分配一团糟,物理勉强跟上,数学又滑坡了,整个人焦头烂额。
我提前跟儿子打预防针:初二就像同时耍几个球,得学会计划!我们借鉴了那本《规划》里的方法,帮他分清主次,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,利用好周末做重点突破预习。虽然也喊累,但至少没像他同桌那样“崩盘”。
初三,是“冲刺决胜”的战场!
老师说,这时候是整合知识、查漏补缺、自主复习的时候。但问题是,如果前两年基础没打牢,知识点像散落的珠子没串起来,这会儿想使劲儿都不知道从哪下手!
看到儿子班上几个前两年规划好的同学,初三复习显得从容很多,有条不紊地按自己的节奏走,我才真正明白“规划”的长远意义——它让孩子在最后冲刺时,有清晰的路线图,而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。
除了学习规划,还有两件“法宝”,是儿子能平稳过渡的重要支撑,也是《规划》书里特别强调的:
抢出来的阅读黄金期:
我无比庆幸抓住了小升初那个暑假!那是儿子能心无旁骛啃“大部头”的最后机会。我们按《规划》里的书单,提前读了《朝花夕拾》《西游记》等必考名著。
不求精,但求知道故事脉络、主要人物。开学后,当老师开始精讲考点时,儿子明显理解更快,抓重点更准。
现在初二,作业堆成山,他睡前能翻几页课外书都是奢侈。现在想想,那个暑假的阅读储备,真是给语文,甚至给其他科目(像读不懂数学应用题、理化实验题)都加了分!
好身体是“革命本钱”:
儿子小学时体质一般,容易感冒。初中课业紧张,请假一天,落下的内容追起来都费劲。
听《规划》建议,我们从初一就坚持让他放学后跳绳15-20分钟,周末打打球。效果出乎意料。
上学期流感凶猛,班里倒下一片,儿子虽然也中招了,但症状轻,恢复快,只请了一天假,靠着平时锻炼打下的底子,加上按规划提前预习了一点内容,很快跟上了进度。好身体真是应对初中“持久战”的基础!
说实话,这本《拿来就用的初中3年学习规划》不是点石成金的魔法书。它更像一份详尽的“战略地图”和实用的“工具包”。
它最大的价值,是让我和儿子瞬间看清了初中三年的全貌和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,知道了劲该往哪里使。
书里提供了清晰的月度、学期、学年重点规划表,具体到语数英物化各科在不同时期该关注什么能力(比如初一数学重点就是计算和基础概念);还有实用的时间管理模板、错题整理方法等等。
每当遇到瓶颈(比如初二上学期物理入门吃力时),我们就去翻翻书里对应的章节,看看这个阶段的核心策略是什么,怎么调整学习重点和时间分配,心里立刻就有底了,省去了大量自己摸索、试错的时间和焦虑。
它帮助儿子从那个考35分后茫然无措的状态里走出来,逐渐学会自己安排学习任务,分清主次。
看着他一点点建立起对学习的掌控感,眼神里褪去慌乱,多了些笃定,这份成长,比单纯的分数提升更让我欣慰。
如果你也在为孩子的小升初、初中学习感到迷茫焦虑,如果你也害怕孩子陷入“初一松、初二崩、初三懵”的怪圈,那么这份《拿来就用的初中3年学习规划》,真的值得你花时间看看。
它未必能保证孩子成为顶尖学霸,但它能照亮前路,避开大坑,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在初中这条重要的跑道上,跑得更稳、更从容、更有方向。这份清晰的指引,或许是你能送给即将升入初中孩子的一份最有远见的礼物。
#图文带货训练营#
发布于:四川省在线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